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

时间:2024-02-14 01:11:03
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

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

看完某一作品后,从中我们收获新的思想,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观后感吧。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观后感呢?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,仅供参考,大家一起来看看吧。

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1

家常菜,顾名思义,就是在在家里经常能吃到的菜。没有大饭店里那些高大上的摆盘装饰,没有雕梁画栋鼓乐和鸣,有的只是一家人围坐在桌子边一边聊天一边大快朵颐。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《家常》一集不仅向我们展示了家常菜,比如燃面,红烧肉,泡椒凤爪,西瓜酱等等非常普通的菜肴,还有普通人生活的场景,和属于普通人的故事。这些故事不仅发生在这些人身上,同时也以另一种类似的方式,在不同的时间,发生在我们自己或者我们周边的人身上。透过这些家常的美食,透过这些普通人的故事,“家”的概念,正在我们的眼前慢慢变得清晰。

“家”是什么?按说文解字的说法(白话翻译下),头顶上的宝盖头代表屋瓦,代表有个遮风挡雨的地方,代表有地方住;宝盖底下是猪,古人养猪,区别于牛(耕地)马(骑乘)狗(护院),是专门拿来吃的,也就是说有肉吃。古人用一种朴素的解释来诠释“家”的意义,即:有地方住,有东西吃。不过,这只是突出了“家”的物质含义。其实在我们的眼里,“家”还有更重要的精神含义。首先是团聚。

片子中,一家人围坐一起吃饭,一家人比赛似的照顾新生的小福星和产后恢复的新妈妈,最后戏剧性的让新爸爸体重超标,是一种幸福;而父母离异导致孩子不得不由姑妈拉扯大, ……此处隐藏18893个字……莫名其妙的屁话更是俯拾皆是;至于装神弄鬼,你只需要看一看这部片子里,“神奇”“神秘”这类用词究竟出现过多少次,心里也就会有数了。在第三集“转化的灵感”中,按说发酵过程的生化原理本该是这部纪录片的一个重头戏,但在这部分当中,科学的理性成分被“中国人最早利用发酵菌”“发酵菌欢乐的歌声”“中国人能从黄酒中品出刚柔两重境界”这类煽情、似是而非、感性弥漫、民粹主义的解说词彻底湮灭了,从而使一部本可以很精彩很理性很纯粹的纪录片,变成了一部夹带大量民族强心剂成分的宣传片。尤其令我难以承受的,是几乎每一部片子中出现的那些刻苦劳动的普通人,应导演的要求,手捧自己作品流露的一张张笑脸,那些笑脸是满含诚意的,是发自内心的,但在片子中流露出的题外之意却让我不忍卒读......  在看片过程中,另有一个令我很不解的事是,很多周围的人,看过之后的反应是很饿,似乎只有我感触的是中国民生的多艰。在片中,除了第二集末尾出现的央视员工一家,似乎每个人的生活都不是那么容易,离乡背井,承受着极繁重枯燥的劳动,45岁仍要重装潜水,对他们而言,最大的幸福就是忙碌一年之后的全家团聚,而收入对比与他们所做的付出,是那么微不足道。对比BBC所做的一些人文类节目中,那些保留传统技艺的西方古老手工业者的生活状态,他们当中的很多人,只能说是在生存的边缘挣扎,由他们手里生发出来的财富,绝大部分被流通环节攫取,极端的情况下,他们当中的一些人,甚至无缘享用从自己手中流出后,被抬到了天价的那些美食。而他们对着电视所说的套话,竟是对这种状况感到很“自豪”,我不相信!以我的理解,每一个正常的人,面对这种状况很难感到自豪,但他们的那些话说出来,听上去却是那么的诚恳,我想,正如这部片子的整个基调一样,这真是一种有央视特色的诚意......

《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.doc》
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,方便收藏和打印
推荐度:
点击下载文档

文档为doc格式